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綠色船舶百舸爭流 商業航天九天攬月!“湖北軍團”競逐高端裝備新賽道

2023-06-06 10:10:33    來源:湖北日報

近日,在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業園,工人正在清理即將下水的船體。該市大力發展先進船舶制造產業,已聚集相關企業10家,初步形成“船、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格局,年造船能力達到112萬噸。去年下水船舶86艘,其中新能源船舶達到24艘,占比28%。(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李巧愛 毛曉娜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暢 許曠 通訊員 曹楚浛 陳誠


(資料圖)

高端裝備制造一直是湖北工業的脊梁。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為切入點,超常規實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行動,帶動湖北產業能級提升,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按照聚焦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目標,湖北省對全省高端裝備產業特色優勢再梳理,從“內河綠色智能船舶與商業航天”兩個新的突破口,競逐高端裝備新賽道。

鄂軍領跑高端裝備新賽道

“遁河飛天”擦亮“湖北造”

2020年5月25日,我國首艘千噸級純電動客船“君旅號”從武漢關緩緩啟航。這艘長達50米的“水上特斯拉”投用,標志著湖北長江綠色能源船舶時代開啟。

“行駛1公里僅用電18度,經濟性明顯優于燃油動力。”專家介紹,“君旅號”可搭乘300名游客,電池充滿電可連續航行100多公里。船開動時噪聲不足50分貝,低于很多家用車,且沒有廢氣排放。

現代船舶工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深度融合的產業,涉及巨大的工業制造體系,已成為少數國家才能參與的“綜合工業之冠”,對鋼鐵、石化、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具有10倍的拉動作用。

設計、建造和核心配套的綠色船舶全產業鏈正逐步形成,目前,湖北已交付和手持合同的電動船舶數量超170艘,占國內市場的80%。湖北正從傳統的船舶制造大省,向國家級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創新中心邁進。

擁抱商業航天新時代,是另一個加速突破的新領域。嶄新寬闊的武漢星谷大道,沿著長江箭一樣向東奔去。短短4年,從一片菜地起步,位于武漢市新洲區的中國星谷,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產城融合示范區。

一座座現代化的園區廠房不斷崛起,一個個奇跡在這里誕生。湖北省政府與航天科工集團深度合作,落子新洲區雙柳街道。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實施方案》。武漢成為全國首個以商業航天為主要方向的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眼下,“中國星谷”已迎來高速成長期,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165億元,導入產業項目13個。2022年以來,世界領先的新型固體火箭快舟十一號成功發射,“新洲造”快舟火箭六戰六捷,一飛沖天,宣布鄂產火箭時代的到來。

火箭、衛星制造,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運用和空天大數據創新中心為重點的航天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開拓萬億級市場

謀勢布局從制高點到突破點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綠色長江凸顯巨大的政策機遇。

“從市場潛力看,我國擁有內河船舶11.36萬艘,且全是柴油驅動,近兩年將進入更新換代高峰期。‘十四五’期間,我國內河船舶建設市場年均規模超3000億。”一份調查報告擺在省委軍民融合辦的案頭。

從制造能力看,2022年,中國綠色動力船舶全球占比超50%,而湖北電動船舶電力推進系統占全國市場份額八成以上。

從應用場景看,我省江河湖泊水庫眾多,通航里程8667公里,高等級航道2090公里,特別是黃金水道長江全長1062公里,占長江干線總長度的1/3以上,具有通江達海的先天優勢。伴隨著引江濟漢、引江補漢等江漢大型運河網的投用,湖北正在形成干線和運河“雙通道”大動脈格局。

從創新能力看,我省船舶領域的院士、高校、實驗室、工程中心擁有量均居全國前列。掌握了一批世界領先的船舶綠電關鍵技術,多重優勢疊加,先發優勢明顯。

近年來,世界商業航天進展令世人矚目,新的大航海時代正在來臨。據了解,未來10年,年均發射商業衛星至少1250顆,僅衛星制造與發射收入將超4780億美元,2023年國內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近10萬億。

我省在商業航天全產業鏈上的能力全國領先。從上游衛星研制看,擁有11位院士和團隊,武漢大學遙感學科連續6年排名全球第一,衛星制造柔性生產線可批量化年產240顆衛星,排名全國第一。

從中游衛星服務看,形成年產20發快舟系列火箭的能力,在同類型火箭發射次數、載荷量和入軌衛星規模均居世界前列。同時我省已建成國內領先的衛星測管服一體化平臺。從下游衛星應用看,培育了一批專注通信導航遙感系統的應用企業和研究機構。

眼下,超低軌遙感衛星因為有效降低衛星研制和發射成本,更適合高密度制造與發射,被全球視為太空經濟高回報率的投資方向,由于發達國家尚未形成實質性布局,將成為我國搶占國際航天產業謀勢布局的“棋眼”,也是湖北下一階段發力的重點。

打通任督二脈

聚鏈成群構建全新生態圈

“這將成為江漢運河新能源船的破冰之旅。”今年3月,湖北首艘120標箱純電動集裝箱示范船正式開工建造,這是投入漢江流域的首艘純電動集散兩用船,將運載大宗糧食、煤炭等集裝箱貨物。湖北從需求側發力,僅810公里環江漢平原黃金航道圈投入的2000噸級綠色船舶有望達千艘。

把握先發優勢,明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湖北步履鏗鏘。

目前,《湖北省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試點示范若干措施》等政策先后印發。省政府與工信部簽署《合作備忘錄》,約定部省合作,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搭建創新平臺,打造國家級綠色智能船舶創新中心。”專家學者獻計獻策,攻克關鍵技術,迅速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快速邁向價值鏈高端。

專家建議,由湖北港口集團牽頭,加快成立省級船舶產業發展集團,立足大宗貿易鏈,打造全國最大內河綠色船隊。通過集約化、標準化、批量化迅速降低單艇制造成本。鼓勵各類資本進入相關領域,優化資源配置,統籌經濟性和應用性。

目前,湖北攜手航天國家隊,共同打造了國內唯一的集火箭、衛星、測運控為一體的航天產業園區。“作為中國商業航天的國家隊,在大力開展固體運載火箭研制和發射服務的同時,將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依托,面向物聯網、大數據等未來產業需求,積極布局商業航天產業鏈。”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杰鴻說。

“以建設超低軌遙感‘楚天星座’作為突破口。”省委軍民融合辦建議,與航天三江集團共同降低衛星研制和發射成本,提升信息獲取和傳輸效率,發揮我省領先衛星批量化生產和高密度發射的優勢。

“發展商業航天的意義在于,通過市場化競爭降低航天活動成本,推動航天技術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專家認為,場景驅動,是商業項目孵化的重要路徑。湖北應立足本省流域綜合治理等10個示范化場景數據需求,釋放市場潛能,推動衛星數據的通信導航遙感加速融合,擁抱消費級應用的星辰大海。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网址入口2020国产| 丝袜女警花被捆绑调教| 日本视频www色|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波多野结大战三个黑鬼| 免费观看黄a一级视频日本|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 中文字幕你懂的|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a级片免费视频|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欧美videos另类极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中文乱码|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全黄h全肉远古|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男女一边桶一边摸一边脱视频免费 | 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爽爽影院在线看|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毛片女人毛片一级毛片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超污| 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