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大模型能像人類一樣“理解”事物
人類智能的核心,就是能真正“理解”事物。當看到“狗”或“蘋果”時,我們不僅能識別它們長什么樣,如大小、顏色、形狀等,還能明白它們有什么用、能帶給我們什么感受、有什么文化意義。這種全方位的理解,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礎。而隨著像ChatGPT這樣的大模型飛速發展,科學家們開始好奇:它們能否從海量的文字和圖片中,學會像人類一樣“理解”事物?
傳統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體識別準確率,卻鮮少探討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體含義。“當前人工智能可以區分貓狗圖片,但這種‘識別’與人類‘理解’貓狗有什么本質區別,仍有待揭示。”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何暉光說。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借鑒人腦認知的原理,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讓大模型和人類玩“找不同”游戲。實驗人員從1854種常見物品中給出3個物品概念,要求選出最不搭的那個。通過分析高達470萬次的判斷數據,科研人員首次繪制出了大模型的“思維導圖”——“概念地圖”。
何暉光介紹,他們從海量實驗數據里總結出66個代表人工智能如何“理解”事物的關鍵角度,并給它們起了名字。研究發現,這些角度非常容易解釋清楚,而且與人腦中負責物體加工的區域的神經活動方式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能同時看懂文字和圖片的多模態模型,“思考”和做選擇的方式比其他模型更接近人類。
此外,研究還有個有趣發現,人類做判斷時,既會看東西長什么樣,比如形狀、顏色,也會想它的含義或用途,但大模型更依賴給它貼上的“文字標簽”和它學到的抽象概念。“這證明,大模型內部確實發展出了一種有點類似人類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何暉光說道。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科學家證實大模型能像人類一樣“理解”事物
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 -
市場監管總局將出臺《辦法》加強直播電...
10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為加強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該局在充... -
2025年高考試卷中的科技元素
編者按 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然而對于廣大考生而言,人生新征程才... -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穿戴監測系統為帕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強團隊成功... -
閃存,還能有多快?
當與AI大模型聊天時,你是否經歷過思考中……的焦急等待?打開一款... -
超高清視聽產業蓄勢突破
 □ 超高清是全球視聽技術迭代演進的必然方向,能為人民群眾...
- 科學家證實大模型能像人類一樣“理解”事物2025-06-13
- 市場監管總局將出臺《辦法》加強直播電商監2025-06-13
- 2025年高考試卷中的科技元素2025-06-13
-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穿戴監測系統為帕金森病2025-06-13
- 閃存,還能有多快?2025-06-13
- 超高清視聽產業蓄勢突破2025-06-13
- AI與量子計算雙向賦能 “量智融合”開啟新2025-06-13
- 機械城堡”為小麥智能“控水”2025-06-13
- AG600飛機正式邁入批量生產階段2025-06-13
- 世界首臺非硅二維材料計算機問世 有助造出2025-06-13
- 我國牽頭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2025-06-13
- 我國網絡安全保險服務試點取得積極成效2025-06-13
- 一場人形機器人“格斗賽”帶來的思考2025-06-13
- “四鏈”人才共話AI賦能科學研究新范式2025-06-13
- 前五月產銷量同比增長均超10%——汽車行業2025-06-13
- 楚雄彝繡年產值破11億元 “指尖技藝”變身2025-06-13
- 新疆集中推介162個礦業權出讓項目2025-06-13
- 福建寧德30噸活水魚搭上“快線”出口日本2025-06-13
- 吹著海風上班!郵輪新專業帶你玩轉海上職場2025-06-13
- 中非農業合作提質升級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2025-06-13
- 探秘“北國糧都”富錦的農文旅新樣板2025-06-13
- Labubu火了,上市公司閑不住了2025-06-13
- 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召2025-06-13
- 盧森堡貨航在鄭州累計貨運量超120萬噸2025-06-13
- 探秘人形“未來伙伴” 虹橋論壇舉辦會員及2025-06-13
-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5月份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25-06-13
- 美國宣布將對鋼制家電加征關稅2025-06-13
- 新一輪深圳綜改,“科技創新”是重點詞2025-06-13
- “鋼鐵駝隊”馳歐亞 中歐班列加快山西開放2025-06-13
- 智利駐華大使冀拓智中冷鏈合作 推動智慧港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