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對外授權大單背后:國產創新藥如何不斷進階?

一筆超120億美元的BD大單給國產藥的創新故事添了新注腳。
7月28日,恒瑞醫藥(600276.SH;1276.HK)公告稱,公司與葛蘭素史克(GSK)達成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GSK。根據協議,GSK將向恒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公司將有資格獲得未來基于成功開發、注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
按此計算,這筆交易授權的最高金額將達到125億美元。或受上述消息影響,恒瑞醫藥A股10%漲停,H股盤中最高漲超25%,收漲24.54%,市值創5625億港元的歷史新高。
BD可以分為授權引入和對外授權兩大類。自5月份三生制藥(1530.HK)與輝瑞12.5億美元首付款的合作,國產創新藥的對外授權就呈爆發之勢。中郵證券研報指出,2025上半年中國創新藥對外授權總金額已接近660億美元,趕超2024全年BD交易總額。除了數量上顯而易見的變化,像恒瑞醫藥這樣的中國創新藥企也在不斷改寫BD的交易金額和交易方式。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在BD模式的變化過程中,中國創新藥也正逐步擺脫“跟隨者”的標簽,成為全球創新藥的重要“貢獻者”。
從引入到對外授權,國產創新藥的進階之路
中國的首個對外授權發生在2007年,當時微芯生物(688321)以2800萬美元將“西達苯胺”的國際專利許可授權給美國滬亞生物。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醫藥行業以仿制藥為主,創新藥管線稀少,微芯生物的對外授權并未在當時延續下來。對于2800萬美元的交易價格,當時業內也不乏“賤賣”的聲音。
自2015年藥政改革以來,中國創新藥在政策、人才、資本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得到快速發展。盡管創新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國產創新藥問世,但依然被視為“跟隨式創新”。彼時,將國外創新管線引入國內是BD的常見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是再鼎醫藥。據經濟觀察報,2014年到2017年,再鼎醫藥(9688.HK)完成四筆融資,累積募資3.38億美元,引進了11條管線。
在授權引入的浪潮之下,部分國產創新藥也開啟了出海的國際化之路,讓世界看到中國創新藥的巨大潛力。以百濟神州(ONC.US;6160.HK;688235.SH)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為例,該藥于2019年11月在美國獲批,是國內醫藥行業公認的“首個出海的本土抗癌新藥”。2025年一季報顯示,澤布替尼在全球75個市場獲批,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為56.92億元,同比增長63.7%,其中在美國市場,澤布替尼銷售額達40.41億元,同比增長61.9%。
在國際化的路上,中國創新藥企的最初夢想往往是成為類似跨國藥企的企業,自主完成從研發到商業化的全部工作,包括國際市場。真正走起來,這條路并不容易。2022年2月,信達生物(1801.HK)闖關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召開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ODAC),最終PD-1腫瘤藥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BLA)被要求補充額外的臨床試驗,美國上市步伐受阻。
中國創新藥如何更好出海?如今火熱的對外授權是國內創新藥企給出的一個回答,即“借船出海”。盡管每筆交易的金額不盡相同,但某些大單已然足以讓全球看到中國創新藥的光芒。例如,2023年12月,百利天恒(688506.SH;1952.HK)與百時美施貴寶(BMS)就BL-B01D1項目達成首付8億美元,潛在交易總額84億美元的合作,刷新了當時中國創新藥出海的交易紀錄;2025年5月,三生制藥與輝瑞就PD-1/VEGF雙抗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國內地)的開發、生產、商業化權利,首付款達12.5億美元,總金額超60億美元。
在成熟的醫藥市場,創新藥管線的買賣交易十分常見,對于中國藥企而言,這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更有藥企后來遭遇跨國藥企“退貨”。不可改變的是,BD成為一種行業趨勢,國內創新藥企借此獲得實打實的現金流,更長遠的是,在研產品進入跨國藥企的管線,借力走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從腫瘤藥到慢阻肺藥,國產創新藥對外授權之變
從微芯生物到恒瑞醫藥,一樣的對外授權,不一樣的是交易內容和模式。
從交易標的來看,國產創新藥的對外授權覆蓋了眾多熱門賽道,如ADC腫瘤藥、GLP-1減肥藥以及PD-1/VEGF雙抗腫瘤藥。恒瑞醫藥是一個典型案例,公司此前在港股上市時披露稱,已累計達成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其中近三年達9筆,涉及Lp(a)抑制劑、DLL3 ADC、GLP-1資產組合、PARP1抑制劑等核心品種。最新的對外授權,核心標的是慢阻肺治療藥物HRS-9821,靶點為PDE3/4。
慢阻肺病是中國僅次于高血壓、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見慢性病。《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慢阻肺病患者數近1億。慢阻肺病還是中國第三大致死性疾病,中國每年因慢阻肺病死亡的人數超100萬。此前中國生物制藥(1177.HK)曾對外宣布公司的BD預期,稱多項資產具備對外授權潛力,其中就包括PDE3/4。方正證券此前研報指出,看好慢阻肺病賽道BD機會。除了恒瑞醫藥,國內正大天晴的 PDE3/4產品已進入臨床三期,海思科進入臨床二期。
豐富的交易標的恰恰是國產創新藥強大的一個證明。對于未來醫藥行業BD的預期,中郵證券研報認為,短期內ADC、雙抗領域交易有望延續,2025下半年或有數項相關BD落地。中長期看,三抗、CAR-T、TCE、干細胞等平臺產品BD有望快速增多。疾病譜方面,MNC公司對于代謝內分泌、自身免疫產品購買意愿顯著提升。
在交易模式上,最初一項對外授權訂單往往對應一個管線。如今,多個管線“打包”式授權已經十分多見。2024年5月,恒瑞醫藥宣布將三款GLP-1類創新藥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范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美國Hercules公司。恒瑞醫藥獲得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總計1.1億美元,潛在最高總金額超60億美元。
通過上述合作,恒瑞醫藥還取得Hercules公司19.9%的股權。自此,NewCo也成為對外授權的合作模式之一。甬興證券研報認為,NewCo模式的優勢有兩大方面,一是相比于傳統BD給跨國藥企,NewCo可以將更早期的潛力管線實現出海,而無需等待成熟的臨床數據,可以借助海外資本,實現研發項目的國際化定價;二是收益模式更加科學、交易對象更加多元化,對應BD成功的概率也更大。預計未來 NewCo 模式仍將是創新藥出海的重要模式。
在BD的合作模式上,國內藥企也走過彎路。還是恒瑞醫藥,2024年1月,GSK曾宣布與Aiolos達成收購協議,獲得該公司唯一管線代號為AIO-001的單抗。為此,GSK將支付10億美元的預付款和4億美元的成功監管里程碑付款。這款單抗產品正是由恒瑞醫藥此前授權給Aiolos。彼時,有業內聲音稱,恒瑞醫藥被賺差價。最新的BD是恒瑞醫藥與GSK直接交易,不再有“中間商”。
環球律所生命科學醫療業務負責人周磊指出,當前醫藥出海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區域授權模式,合作形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許多項目開始融合共同研發、聯合推廣,甚至采取“虛擬合資”等新型結構,以滿足不同市場對本地化運營的需求。這一轉變不僅提升了交易的復雜度與談判深度,也對企業的戰略前瞻性提出更高要求。成功的國際化合作,依賴的不僅是產品本身,更在于對政策環境、文化差異和監管體系的深刻理解與精準應對。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百億美元對外授權大單背后:國產創新藥...
一筆超120億美元的BD大單給國產藥的創新故事添了新注腳。7月28日,... -
分析|國家育兒補貼落地:預計每年惠及2...
國家育兒補貼落地,3周歲前每孩每年3600元。據新華社7月28日消息,... -
上半年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
2025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積極主動應對困難挑戰,扎實開展提質增效、... -
銀行指數連跌三日、股東“逢高減持”頻...
銀行股一路長虹的行情見頂了嗎?Wind數據顯示,銀行指數已連續三日...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
四度沖擊資本市場的茶葉巨頭八馬茶業再次站在上市的十字路口。7月17... -
春秋航空回應“飛機起飛后砸向地面”:...
7月17日晚,春秋航空官方微博發布說明:今日,有網上報道關注7月15...
- 百億美元對外授權大單背后:國產創新藥如何2025-07-29
- 分析|國家育兒補貼落地:預計每年惠及20002025-07-29
- 第十一批援藏和第六批援青干部人才赴西藏青2025-07-28
- 水利部對北京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2025-07-28
- 兩部門調派應急通信無人機裝備支援冀陜京2025-07-28
- 千筆樓|別讓惡意“帶節奏”賺流量2025-07-28
- 北京啟動農業救災應急響應程序2025-07-28
- 內蒙古全力防汛救災應對強降雨天氣2025-07-28
- 致敬 高溫下的勞動者2025-07-28
- 記者手記 | 沖不垮的“村超”2025-07-28
- “運動無礙,融合有愛”——特殊兒童體育友2025-07-28
- 北京密云暴雨共轉移3065人2025-07-28
- 國圖舉辦2025年“非遺講座月”收官之講2025-07-28
- 北京:全力打通受阻道路水毀斷點 保障救援2025-07-28
- 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2025-07-28
- 運鴻集團完成戰略重組2025-07-28
- 2025年中國內地電影暑期檔票房破50億元2025-07-28
- 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國羽4金4銀收官 石宇奇2025-07-28
- 海河流域灤河發生2025年第1號洪水 為今年2025-07-28
- 時刻熱情微笑、情緒飽滿 一些勞動者被過度2025-07-28
- 青旅實為群租房、衛生嚴重不達標……酒店服2025-07-28
- 中國科技期刊如何邁向“世界一流”?2025-07-28
- 拍一天最多賺千元!追焦攝影師成為月入過萬2025-07-28
- 蘇超休賽,他們很忙,有人去贛超“兼職”了2025-07-28
- “除農殘”成高端冰箱標配功能,是真功效還2025-07-28
- 事關3800萬貨車司機!交通運輸部部署保障司2025-07-28
- 聚焦羊絨產業綠色化、智能化升級,2025中國2025-07-26
- 年輕人更青睞潮流“價值共鳴”2025-07-26
- LV近42萬香港客戶資料外泄,涉姓名、護照號2025-07-26
- 一件涼感衣,滿身新工藝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