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指數連跌三日、股東“逢高減持”頻現,銀行股行情見頂了嗎
Wind數據顯示,銀行指數已連續三日下跌。7月15日、16日、17日,銀行指數分別下跌0.96%、0.48%、0.28%。而在此前的7月13日,銀行指數最高報7927.8,創下歷史新高。
銀行指數近期走勢 數據來源:Wind
此前,銀行指數上漲已久。Wind數據顯示,去年9月12日至今,銀行指數上漲48.43%;今年以來,銀行指數上漲19.07%。
“本輪銀行股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來自資金的推動。包括險資在內的資金,面臨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滑,經歷了資產荒的局面。銀行股因為其盈利能力和穩定的分紅,在不確定性之下提供相對的確定性,成為資金的‘寵兒’。此外,公募基金的配置提升,也支持了銀行股的走勢。”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對澎湃新聞分析稱。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也對澎湃新聞表示,經濟復蘇預期強化,疊加政策層面降準、存款利率下調等利好釋放,促使銀行股一路走高。
如今,銀行指數接連下跌,部分銀行股東逢高減持,銀行股未來行情如何走?
股東“逢高減持”或在短期內影響股價
澎湃新聞注意到,部分銀行股東的“逢高減持”引發了市場擔憂。
7月15日、7月13日、6月22日,杭州銀行(60092.SH)、齊魯銀行(601665.SH)、長沙銀行(601577.SH)分別公告稱,中國人壽(601628.SH)、重慶華宇集團有限公司(齊魯銀行第七大股東)、湖南三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長沙銀行第四大股東)擬減持其不超過5078.943萬股、6043.81萬股、3700萬股。杭州銀行、齊魯銀行、長沙銀行股價均剛剛創下階段性新高。
不過,也有上市銀行股東依然選擇增持。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僅6月至今,便有浦發銀行、蘇州銀行、成都銀行、江蘇銀行、華夏銀行大股東或高管增持。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投資顧問李孟祖對澎湃新聞表示,當下有個別城商行股東減持屬于個案,并非銀行股東的普遍行為。
田利輝認為,此前推動銀行股上漲的核心邏輯,如經濟修復預期、政策寬松,尚未根本改變,但近期大股東“逢高減持”疊加市場風險偏好回落,短期內擾動了投資者信心。此外,后續經濟復蘇若不及預期,或地產政策未達市場預期,都可能削弱對銀行股支撐。
“短期看,減持與市場情緒波動可能引發調整,但銀行股上漲邏輯仍依賴基本面改善,如息差企穩、不良率下行。”田利輝說道。
王昕杰也認為,大股東的“逢高減持”確實造成了短期銀行股的波動。不過,凈息差在降息的背景下持穩,以及仍然穩定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和可觀的分紅,仍然可以支撐銀行股的上漲。在沒有明確出現交易主線的當下,很難就判斷本輪的行情已經結束;在短期估值下降的背景之下,銀行股仍然會吸引資金配置。
長期走勢有賴銀行盈利能力
除去短期震蕩,市場對銀行股長期走勢亦有分歧。
方正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分歧的焦點在于最近幾年銀行股價走勢與財務數據基本面走勢不匹配。從財務數據看,銀行板塊整體ROE最近幾年一直在下滑,目前已經跌破了10%。銀行板塊盈利能力下行的背后,是信貸增速的下行和凈息差的收窄。
從長期看,銀行股走勢與基本面,以及銀行盈利能力有關。
田利輝認為,在凈息差持續承壓背景下,銀行盈利能力成為核心變量。若二季報顯示成本端優化,如存款定價改革見效、資產質量邊際改善,或不良生成率下降等,則有望支撐股價;反之,若利潤增速放緩或資產質量惡化,可能加劇拋壓。
王昕杰分析稱,銀行盈利空間依然得以保障。他表示,銀行股的基本面一直是支持其走勢的主要因素,盡管凈息差走低,但是在降息背景下,凈息差已經出現企穩態勢。銀行的利潤和M2增長息息相關,在貨幣政策仍然適度寬松的背景下,銀行的盈利空間仍然可以得到保障。
不過,王昕杰提醒,未來要注意兩個因素,一是市凈率(PB)估值,如果PB達到1或之上,銀行股的估值可能已經達到很貴的狀態;另外,風險偏好的提高,可能會引發潛在的行業輪動向成長板塊偏移。
除銀行盈利能力外,增量資金的涌入也是支持銀行股上漲的邏輯之一。
李孟祖表示,從目前市場資金流向來看,險資等長期資金仍在逆勢增持。因為目前階段無風險利率下行,存在“資產荒”,市場資金都在尋找優質的資產,銀行等一些高股息高分紅的資產仍然是保險資金配置的主要對象。市場對于凈息差縮減有所擔憂,險資配置銀行節奏可能有所變化,部分機構可能會階段性減緩銀行股配置轉向挖掘一些其他紅利資產。但是,險資長期配置銀行股的邏輯未被破壞。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在持續低利率環境中,當前銀行板塊行情某種意義上出現了“股息率>利率”(d>r)的持續推動力,即只要銀行板塊股息率高于無風險利率,則行情就可能延續。從目前情況來看,低利率環境短期內較難改變、經濟韌性對銀行基本面有支撐、當前銀行板塊平均PB約0.7倍絕對估值依然很低,銀行板塊行情或仍將持續。
7月17日,杭州銀行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快報,為首家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其中顯示,2025年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00.93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歸母凈利潤116.62億元,同比增長16.67%。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銀行總資產22355.95億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43%,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1.51%,首次與凈息差出現“倒掛”。
細分板塊怎么看
在銀行股后續仍可能走強的情況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幾個細分板塊的后續走勢或將如何?
王昕杰認為,相較于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更加注重在區域內的發展,各區域之間發展增速有所區別,基本面也各不相同,導致相關銀行的盈利能力也有所不同。相較而言,國有大行和股份行憑借其跨地區優勢,穩定的議價能力和凈息差管理,可能在基本面方面更加具備韌性。
田利輝認為,國有大行受益于政策托底和高股息率,或維持穩健;股份行方面,若區域經濟修復超預期,股份行可能跑贏;城商行、農商行受地方經濟拖累或分化,需關注區域信貸需求和監管政策傾斜。總體看,板塊表現將呈現“大行穩、股份行優、中小行慎”的格局。
中泰證券近日研報表示,投資者可關注擁有區域優勢、確定性強的城農商行,以及符合高股息穩健邏輯的大型銀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銀行指數連跌三日、股東“逢高減持”頻...
銀行股一路長虹的行情見頂了嗎?Wind數據顯示,銀行指數已連續三日...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
四度沖擊資本市場的茶葉巨頭八馬茶業再次站在上市的十字路口。7月17... -
春秋航空回應“飛機起飛后砸向地面”:...
7月17日晚,春秋航空官方微博發布說明:今日,有網上報道關注7月15... -
良品鋪子實控人擬變更為武漢市國資委:...
7月17日晚,零食品牌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良品鋪子,603719)發布... -
縱橫股份實控人離婚官司終審:女方分走...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7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rs... -
中國經濟信心說丨 穩中向好!從這些數...
7月15日,2025年中國經濟半年報正式出爐——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
- 銀行指數連跌三日、股東“逢高減持”頻現,2025-07-18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2025-07-18
- 春秋航空回應“飛機起飛后砸向地面”:與事2025-07-18
- 良品鋪子實控人擬變更為武漢市國資委:涉資2025-07-18
- 縱橫股份實控人離婚官司終審:女方分走近半2025-07-18
- 中國經濟信心說丨 穩中向好!從這些數據讀2025-07-18
- 我國貨物貿易規模穩居全球第一,服務貿易規2025-07-18
- 提前完成目標!“十四五”以來累計吸收外資2025-07-18
- 我國對外投資年均增速超5%,總量規模穩居世2025-07-18
- 上半年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超2.9萬億元,約42025-07-18
- 商務部:我國社零實際購買力已超過美國,為2025-07-18
- 商務部回應下階段提振消費思路:會因時因勢2025-07-18
- 2024年入境游客總花費942億美元,增長77.8%2025-07-18
- 河南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7%,高于全國0.4個2025-07-18
- 浙江茶葉出口形勢喜人 瞄準品牌與多元拓出2025-07-18
- 一對一精準對接 秘魯駐滬代表為浙企出海“2025-07-18
- 黃金上漲按下暫停鍵?2025-07-18
- 百億量化私募數量首超主觀私募,如何影響行2025-07-18
- 電力負荷7月三度創新高!火電企業利潤大增2025-07-18
- 夏糧歷史第二高產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2025-07-18
- 上半年重慶電動汽車出口同比增長逾五成2025-07-18
- 7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498元 下2025-07-18
- 7月18日央行開展187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25-07-18
- 主播說聯播丨鏈博會,供應鏈→共贏鏈!2025-07-18
-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家具產業“鏈”動50萬人就2025-07-18
- 數說上半年快遞物流業“成績單” “小包裹2025-07-18
- 智“繪”田管圖 科技為全力保障秋糧作物生2025-07-18
- 物暢其流折射韌勁活力2025-07-18
- 走進老撾藝術博物館2025-07-17
- 優哩哩亮相央視一套黃金檔:權威背書下的品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