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A股公司意向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大增 科技型企業受追捧
自《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即“并購六條”)出臺以來,并購重組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8日,27家A股公司披露收購擬IPO企業計劃,較去年同期(6家)大幅增加。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增多,主要得益于“并購六條”政策紅利的釋放、創投機構并購退出需求的增強、上市公司產業整合的加速以及擬IPO企業估值優勢等四方面原因。
2單已實施完成
從進度來看,上述27家公司的收購計劃中,有2單已經實施完成,20單仍在進行中,5單已失敗。
為進一步強化并購重組資源配置功能,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適應新質生產力的需要和特點,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提升投資價值,“并購六條”從提高支付靈活性和審核效率等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
上市公司意向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增多,首先得益于“并購六條”政策紅利,其提升了并購重組審核效率。例如,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江蘇富樂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從交易所受理到并購重組委會議通過僅歷時5個月,此后1個月便通過證監會注冊,審核共歷時6個月,效率顯著提升。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層通過‘并購六條’簡化審核流程、創新支付工具,并提高對未盈利資產的包容性,政策紅利正在逐步釋放。”
中央財經大學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購六條”政策出臺后,審核周期大幅縮短,流程簡化顯著提升了交易效率。監管部門對并購重組的支持態度明確,例如允許分期收購、業績對賭等機制分散風險,同時強化信息披露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其次,在當前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創投機構也有通過并購退出的需求。李曉表示,部分企業因IPO終止或撤回申請后,轉向并購退出,其股東(尤其是創投機構)積極推動資源變現。田利輝表示,擬IPO企業因技術門檻或市場預期轉向并購,此類企業普遍經歷IPO輔導、審核,合規基礎扎實,成為優質并購標的,且通過并購可實現創投機構退出,減少不確定性。
再次,上市公司產業整合加速。田利輝表示,電子、半導體、CRO(合同研發生產)等賽道競爭激烈,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可以快速獲取技術、市場份額。
最后,擬IPO企業存在估值優勢。李曉表示,部分擬IPO企業的交易估值(基于業績承諾的市盈率)顯著低于可比IPO企業估值水平,形成價值洼地,吸引上市公司通過并購獲取優質資產。此外,多元支付方式(如現金+定向可轉債)降低了交易門檻,提升了并購成功率。
標的資產多為科技型企業
上述27家公司的收購計劃中,有19家IPO申請獲得交易所受理,8家曾進行過上市輔導。從行業來看,27家公司多屬于科技型企業,其中8家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數量最多;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分別有4家、3家。
“標的擬IPO企業有科技屬性突出、合規性與退出路徑明確等特點。”田利輝表示,上述案例中,電子、半導體、軟件等科技領域占比較多,多為專精特新企業,具備細分領域技術壁壘。
李曉表示,經歷過IPO輔導和審核流程后,企業治理規范,信息披露完整,符合上市公司對標的合規性要求。多數企業具備較大的業績規模和成長性,例如通過“三年業績承諾+技術指標對賭”保障上市公司利益。
在收購優質標的的同時,上市公司也需要注意合規、商譽等風險,同時注重與公司長期戰略匹配,提高公司長期投資價值。
田利輝表示,上市公司收購擬IPO企業需注意三方面問題:一是估值與商譽風險,警惕“三高”并購(高估值、高業績承諾、高商譽);二是開展隱性合規風險排查,部分擬IPO企業多次闖關失敗可能隱含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問題;三是確保治理結構整合,需確保標的公司運作規范,避免失控風險。
李曉認為,上市公司收購擬IPO企業需注意合規與信息披露問題,遵守并購重組信息披露規則,避免虛假陳述或內幕交易風險,尤其是涉及未盈利資產時需設置中小投資者保護條款;同時注重戰略匹配與長期價值,避免盲目追逐熱點,需結合自身戰略方向篩選標的,例如消費行業并購需關注長期增長潛力而非短期估值。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年內A股公司意向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大增...
7月8日,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控股子公司收購... -
純苯期貨上市首日運行平穩 期貨與現貨...
7月8日,純苯期貨和期權正式掛牌上市,其中純苯期貨有4個掛牌合約。... -
被炮轟的香港保險還能買嗎
在金融投資領域,爭議與討論從未停歇。香港保險是精心設計的騙局。... -
離境退稅體驗升級“中國購”升溫 老字...
隨著我國離境退稅政策持續升級,外國游客中國購熱情高漲。根據國家...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車領跑上半年車市
國內車市年中考交卷。7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 -
天津自貿區在全國率先推出公平競爭審查...
記者8日從天津濱海新區獲悉,天津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自貿...
- 年內A股公司意向收購擬IPO企業數量大增 科2025-07-09
- 純苯期貨上市首日運行平穩 期貨與現貨價差2025-07-09
- 被炮轟的香港保險還能買嗎2025-07-09
- 離境退稅體驗升級“中國購”升溫 老字號、2025-07-09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車領跑上半年車市2025-07-09
- 天津自貿區在全國率先推出公平競爭審查優先2025-07-09
- 房地產代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頭部企業加速2025-07-09
- 國家統計局:2025年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2025-07-09
- 特朗普威脅對銅加征關稅 美國期貨銅價飆至2025-07-09
- 特朗普“點名”14國加稅懸而未決,但這一點2025-07-09
- 浙江發布促消費七大行動 釋放“暑期經濟”2025-07-09
- 海口邊檢總站推出六項便利措施打造口岸通關2025-07-09
- 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知識產權與數字經濟生態建2025-07-09
- 挪威三文魚“飛抵”南京2025-07-09
- 上期所: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商品期貨期權品種2025-07-09
- 香港投資推廣署赴古城西安交流 陜港攜手助2025-07-09
- 遼寧大連:純苯期貨掛牌上市首日運行平穩 2025-07-09
- “蜜都”饒河:電子商務交易額3年間增長4242025-07-09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用AI,走更遠2025-07-09
- 西安?延安1小時!陜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貫2025-07-09
- “蘇超”短視頻播放量已超百億次2025-07-09
- 中新健康丨參比制劑認定陷“三無身份”困境2025-07-09
- “蘇超”帶火票根經濟 “二場消費”升溫2025-07-09
- 策克口岸今年上半年國際道路貨物運輸量超132025-07-09
- 第八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已簽約展覽面積超302025-07-09
- 新動能不斷壯大 工業經濟彰顯發展活力2025-07-09
- 國家開發銀行上半年發放物流領域基礎設施貸2025-07-09
- 柴達木枸杞芽茶首次供港2025-07-09
- 中國三部門發文開展零碳園區建設2025-07-09
- 近兩千家企業參展第27屆中國(廣州)國際建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