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來了|家中老人性格大變?警惕腦海里的“橡皮擦”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資料圖)
攝影記者 王永勝
通訊員 陳紅源 陳蘭
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身邊的老人開始不記得今天是幾號、有沒有吃過飯,漸漸變得任性易怒,不講道理……你可能覺得人老了就會這樣,但有沒有想過,他們也許是病了。
很多人對于老年癡呆這種疾病存在認知誤區:認為“老年”是導致“癡呆”的必然結果,很多老人的認知障礙已經很嚴重了,可家屬仍堅持認為老人只是“老糊涂”,不是病,無需就醫。老年癡呆在全球發病率高,有超過5000萬患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所以早發現、早干預,避免病情進展過快尤為重要。
出現哪些信號應警惕老年癡呆?哪些不良生活習慣,讓我們離老年癡呆越來越近?如何科學預防老年癡呆?近日,武漢市武東醫院中西醫結合(老年認知)科主任肖文昊做客極目新聞直播訪談——《名醫來了》,為廣大網友答疑解惑,該場“網上公開課”吸引了超過36萬網友在線觀看。
阿爾茲海默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屬”
極目新聞:說起老年癡呆,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阿爾茲海默病”,它和老年癡呆是一回事嗎?
肖文昊:老年癡呆實際上是由于大腦神經的退化,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認知功能的損害。大家一聽到老年癡呆,第一反應可能是記憶力下降,但其實這個疾病并不是簡單的記憶力下降。
阿爾茲海默病屬于認知障礙當中的一個類型,為什么通常大家一聊到老年癡呆,就會聯想到阿爾茲海默病,是因為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比例大約超過了70%,所以很多時候大家說老年癡呆,就是在特指阿爾茲海默病。
極目新聞:年輕人會患上阿爾茲海默病嗎?
肖文昊:阿爾茲海默病絕對不是老年人的專屬,我見過的最早發病的患者還沒有到40歲,神經影像學檢查已經足夠確診,而且功能衰退得非常多。對于我們專業醫生來說,會覺得這樣的案例很可惜,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危險因素并加以重視,早期干預,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廣泛呼吁一定要早期識別。
極目新聞:阿爾茲海默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哪些?
肖文昊:大體上來說,老年還是認知障礙的最為重要的危險因素,換言之年輕就是最大的保護因素,因為年輕人出現腦受損的幾率還是非常低的,我們剛才提到的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個例。
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所以6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建立自己的認知檔案,可以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認知做一個評估并且留底,然后把每一年的數據進行對比,通過多個維度的測定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減弱。除了年齡,其他危險因素還有受教育程度,獨居老人、慢性疾病、藥物濫用,抽煙、喝酒、抑郁等。
早期識別性格轉變比記憶下降更有特征性
極目新聞:提起阿爾茨海默病,很多人會想起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劇中的這位父親沒得病之前,是讓網友們“咬牙切齒”的存在,得病后不記得兒女,卻唯獨對女兒小時候買輔導書一事記憶深刻,這一情況符合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特征嗎?
肖文昊:蘇大強這個角色最有意思的就是前后角色特征的轉換,或者說性格的變化,讓網友產生了巨大的心理沖擊,讓人心里酸酸的,同時又暖暖的。這個確實在阿爾茲海默病里面很常見,但絕大部分患者并不像電視里演繹的這么美好,大部分患者會從過去很和藹、很好交流,變得急躁、易怒、古怪、挑剔、冷漠,要么就不開口,開口就是攻擊和謾罵,甚至有肢體的攻擊行為。所以,性格的轉換是年輕人要關注自己父母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比記憶下降更有特征性。
極目新聞:阿爾茲海默病隨著病情的發展,不同的階段具體會有哪些表現呢?
肖文昊:與患病相比而言,相當大的一個群體是患病之前,也就是認知損害之前,這個時期往往患者的癥狀并不典型,甚至會覺得老人記憶的受損都還在一個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只是不能清楚描述某一件事情中間參與的人物,其實這屬于記憶損害特征性的表現。往往這個時候老人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性格的改變,變得悶悶不樂、過度擔心、睡眠節律出現問題。這樣的問題會出現在非常早期的時候,需要特別關注。
一旦確診,這個患者就一定伴隨情景記憶的損害了。這個時候他就會開始去填充對于曾經發生事情的記憶,根據經驗來填充和篡改這件事情。到了中期的時候,老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和定向力就會開始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家屬協助和幫助照顧他。
到了晚期,這種情況會更進一步加重。這個時候老人完全無法分辨時間空間,開始不記得熟悉的人,有時候甚至不記得自己,已經無法自己穿衣服、上廁所,這個時候就一定需要人照顧了。
阿爾茲海默病的危害并不只是記憶減退
極目新聞:據相關數據統計,由于患者及家屬對病情的認知局限,67%的患者在確診時為中重度,已經錯過最佳干預階段,有過正規治療的人數僅占5%-30%。所以早發現、早干預,對于阿爾茲海默病的防治來說尤為重要。那么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癥狀到底有哪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預警信號?
肖文昊:如果想要早期識別阿爾茲海默病,我們需要建立早期的數據,可以從60歲開始建立他的第一份認知水平的數據,之后逐年來補充完善,這些數據包括記憶力、定向力、計算力、學習能力、執行力,注意力、圖形的結構能力,從多個維度來評價這個老人,一年年地積累數據,了解他認知水平的變化,這是最科學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最推薦的一種方式。越早建立數據檔案,進行分析和對比,我們就能更早地識別阿爾茲海默病。
如果采用自我觀察的方式,記憶力方面要重點觀察老人對事件的回顧,事件當中的要素回顧是否準確,這個是評價記憶力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情景記憶明顯受損,這就是標志性損害了。
還有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點是老人的興趣,如果某一段時間他的興趣減退了,行為模式改變了,這可能也是一種信號。同時還要注意觀察老人性格的改變,比如從熱情變得冷漠,過去街坊鄰居關系都很好的,突然變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見到人也不打招呼,與家人也變得不愛交流了,這些都是疾病的早期信號。
極目新聞:關于阿爾茲海默病,其實很多人存在著不少認知誤區。例如在不少人看來,阿爾茲海默病只會導致患者不記得事,生活不能自理,但并不致命,這種說法科學嗎?
肖文昊:早期的阿爾茲海默病可能只是出現情景記憶的損害,老人開始出現一些性格的改變,變得悶悶不樂、情緒低落、活動減少等癥狀,但我并不支持說這個時期就去忽視它,不能因為覺得阿爾茲海默病不致命就沒關系。
其次,阿爾茲海默病是會發展的,它一旦進入到中期,甚至于到了后期重度阿爾茲海默病的時候,老人的行為不受控制,又不愿意呆在家里,意外的發生率就會升高。
第三,這一疾病可能還會產生攻擊的行為,出現一些幻覺、妄想,尤其非常容易出現的是被害妄想、被竊妄想或者覺得生活的環境不安全,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老人行為模式的危險性也會增加。
打太極在一定程度上可有預防作用
極目新聞: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治療阿爾茲海默病呢?
肖文昊:首當其沖的還是藥物治療,一旦確診了阿爾茲海默病,一定要規范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AD的藥物,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患者身體狀況、認知狀況和心理狀況進行重復的評估,第二大類方式是非藥物的,比如我剛才提到的關注患者的心理,要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比如鼓勵患者去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帶著患者進行閱讀、音樂方面的一些活動、種花種草等。
極目新聞:阿爾茲海默病可以預防嗎?應該怎么做?
肖文昊:從年輕的時候開始預防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需要關注的有以下幾點:第一,一定要注意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讓自己早早患上高血壓、糖尿病;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才能對大腦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第二,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興趣愛好能讓你在老后有一些愉悅的回憶,這些愉悅的回憶對身心都是非常有利的。還要有讀書的習慣,要有接收社會信息的渠道,一定要熱情地關注周圍的環境,這些信息不僅可以填充大腦,還可以訓練大腦,認知的維度越高,對大腦的保護作用越好。
極目新聞:還有網友提問說,聽說打太極可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病,有科學依據嗎?哪些日常活動可以預防。
肖文昊:打太極是對腦功能的一種鍛煉,對預防阿爾茲海默病是有作用的,能夠堅持打太極的老人,不光是認知水平好,身體狀況也好,所以它絕對是一個優質的預防阿爾茲海默病的運動。除此以外,朗讀、唱歌、種花種草、養小動物等習慣,也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訓練。總而言之,有意義的日常生活行為,都可以訓練大腦認知,都是有利的保護因素。
極目新聞:不少網友關心,經常熬夜會不會增加患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
肖文昊:經常熬夜、睡眠不夠充分確實會讓人的神經細胞受損,這一點已經被多項研究證明,所以想提示大家的是,好的睡眠習慣對于全身所有的臟器都能起到好的保護作用。人到了夜間會開始犯困,想要睡覺,這是因為身體要開始自我修復了,它要修復時你不睡,就會導致神經的損傷。
極目新聞:如果家中老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病,遺傳的概率有多大?年輕人有沒有必要去做相關的基因檢測?
肖文昊:阿爾茲海默病其實是多因素導致發病的綜合征,遺傳確實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要注意這個因素不可以過多地放大,除非直系親屬里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患者,這種情況才有必要去做家族基因的篩查。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名醫來了|家中老人性格大變?警惕腦海里...
名醫來了|家中老人性格大變?警惕腦海里的“橡皮擦”---老年癡呆在... -
觀天下!鄖西縣首家多功能“愛新驛站”...
鄖西縣首家多功能“愛新驛站”正式啟用---美團外賣小哥小陳在鄖西縣... -
“紅色管家” 讓老茶廠煥新成網紅
“紅色管家”讓老茶廠煥新成網紅---走進賀勝橋鎮賀勝橋社區的茶葉大... -
組圖:迎端午 賽龍舟
組圖:迎端午賽龍舟---日前,咸安區向陽湖鎮北嶺村的村民們自發組織龍 -
每日頭條!新電商平臺助力,湖北農產品“...
新電商平臺助力,湖北農產品“鏈”起千億大市場---5月23日,中央網... -
世界視訊!楊麗萍孔雀舞再惹不雅爭議,...
楊麗萍孔雀舞再惹不雅爭議,男舞者被指造型大膽近乎赤裸---近日,楊麗
- 名醫來了|家中老人性格大變?警惕腦海里的2023-06-15
- 觀天下!鄖西縣首家多功能“愛新驛站”正式2023-06-15
- “紅色管家” 讓老茶廠煥新成網紅2023-06-15
- 組圖:迎端午 賽龍舟2023-06-15
- 每日頭條!新電商平臺助力,湖北農產品“鏈2023-06-15
- 三亞禁止在珊瑚礁保護區開展違規海上旅游活2023-06-15
- 世界新動態:跳橋救人的外賣小哥獲多項表彰2023-06-15
- 世界視訊!楊麗萍孔雀舞再惹不雅爭議,男舞2023-06-15
- 茄子另外一個名叫什么?茄子不能和什么食物2023-06-15
- 狂蓉你聽著歌詞_狂蓉你聽著2023-06-15
- 鳳梨花多少錢一盆_鳳梨花價格2023-06-15
- 技術創新成為制勝關鍵 仙佑膏藥企業加強提2023-06-15
- 香包怎么做?香囊里面放什么香料?2023-06-15
- 錨定電動化,中國企業搶先機2023-06-15
- 港股光伏太陽能股走高 天天簡訊2023-06-15
- 鯡魚罐頭到底有多臭?鯡魚罐頭對人體有害嗎2023-06-15
- 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磁鐵是怎么做成2023-06-15
- 沙蟲是什么東西?沙蟲干有什么功效與作用?2023-06-15
- 貝果是什么東西?貝果面包和普通面包區別是2023-06-15
- 花露水主要成分是乙醇嗎?花露水對人體有害2023-06-15
- 全球熱消息:“降息”繼續:1年期MLF利率下2023-06-15
- 什么是保麗龍?切割保麗龍產生的煙有毒嗎?2023-06-15
- 刑法關于自首的司法解釋2023-06-15
- 酒瓶木塞怎么塞進去?紅酒的木塞有什么作用2023-06-15
- 未來三天廈門雨勢加強 最低氣溫在24℃-252023-06-15
- 世界看點:品味城市設計之"美" 全國首個城2023-06-15
- 廈門出臺政策 骨干人才最高可申購95平方米2023-06-15
- 全市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六成 預計2025年完2023-06-15
- 學習體會 | 以首善標準引領駐京工作高質2023-06-15
- 什么是紅外線視頻?紅外線對人體有傷害嗎?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