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繪就水韻新洲畫卷——竹溪縣新洲鎮高質量發展側記-世界信息

2023-05-10 12:00:42    來源:湖北日報客戶端

賞湖光春色,品百味花香。近日,筆者走進竹溪縣新洲鎮,放眼望去一湖碧水潺潺、兩岸青山對峙、風景美不勝收。

新洲鎮位于十堰市竹溪縣東南部,是潘口水電站竹溪主庫區,也是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重要的水源地,素有“楠木故里、五水歸一”之美譽。該鎮境內現存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野生金絲楠木林,樹齡最長達500余年,古木參天,郁郁蔥蔥;竹溪河、匯灣河、泉河及其流域支流貫穿其間,潘口庫區碧波千頃,青山秀水,風光旖旎。


(資料圖片)

近年來,新洲鎮緊扣高質量綠色發展主題,融合人文景觀、旅居康養、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等多種元素,打造出楠木湖自然垂釣圣地、楠木寨金絲楠木群、雙龍漂流、水上旅游等特色品牌,全面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著力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

突出綠色低碳,做好“山水文章”

“‘五一’期間來楠木寨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有武漢、陜西、十堰等遠道而來的朋友,也有周邊縣市區慕名而來的友人,村里的生態資源轉化成了經濟收益,周邊的老百姓實現了增收,楠木寨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了,生活越過越美好了。”爛泥灣村黨支部書記李明榮對該鎮堅持走文旅融合發展道路的做法贊不絕口。

該鎮以原始金絲楠木群為核心,打造出楠木寨景區,囊括楠木寨碼頭、空中滑索、999級游步道、楠木寨三亭、楠木寨文化廣場、休閑長廊、生態噴泉、奇石瀑布、景觀橋、楠木故里觀光臺等景點,建成集住宿、餐飲、茶藝、民俗文化展示、旅游服務等為一體的游客接待中心,并開通了全縣首條水上旅游路線,將爛泥灣村打造成一處避暑度假、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

同時,該鎮依托優美的庫區風光、千年楠木林等生態優勢,深入挖掘三盛院古民居建筑群、樊停文化遺址、巾幗英雄樊梨花金盆梳妝歷史文化典故,整合境內“一湖兩亭三橋八園”等景點,打造系統的生態休閑旅游體系,將“看不見摸不著”的生態產品轉變為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銀”。以舉辦全國楠木湖垂釣節為契機,利用國家級比賽活動平臺,充分利用庫區水源優勢,加強漁業資源保護,圍繞釣魚休閑和特色飲食做文章。積極承辦竹溪縣首屆游釣節暨“南水北調水源地杯”庫釣邀請賽、中國楠木湖垂釣大賽、中國楠木湖垂釣大賽暨中國舟釣路亞公開賽,每年吸引20余萬游客到訪。

“憑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迎來了八方賓客,帶動全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旅游紅利。”新洲集鎮所在地新發村黨支部書記曾照武介紹說。

注重融合發展,夯實經濟底盤

“新洲這么好的山水資源,利用好了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既能富農又能強鎮,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竹溪縣林豐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林在談到產業發展時顯得干勁十足。

該公司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以托管形式整合農戶土地,在水天路、匯兩路、新雙路、豐馬路等主干道沿線新建連片茶葉基地1200畝,吸納群眾參與茶園種植、管護,帶動90余戶脫貧戶人均增收3000元。

該公司在發展茶葉產業的同時,堅持走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的茶園套種發展之路,探索“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多元發展模式,高標準建設茶藥間作管護項目,在750畝幼齡茶園中套種集經濟效益和觀賞效應于一體的“芍藥”“紅花”等中藥材,每畝實現收入4000元以上。流轉土地60畝在潭口河、賀家灣村發展規模化水產項目,盤活閑置土地的同時帶動群眾增收。

該公司以種苗、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折價提供給農戶,農戶收益后逐年返還,做到統一種植標準、統一技術管理、統一收購,以降低農戶生產成本和經營風險。該公司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優先聘用當地脫貧戶,幫助其實現年均增收1.25萬余元的目標。

“通過聯農帶農機制,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讓農民充分享受到產業發展紅利。”陳林介紹說。

同時,該鎮積極探索多產融合發展模式,先后引進悅佳農業、青源農業等多家市場主體,在鞏固好傳統香菇種植的同時,根據不同食用菌品種的生長習性,積極探索多菌種種植模式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順利實現從一年種植一季到一年種植多季的轉變。今年以來,該鎮共發展春栽菇80萬棒、木耳40畝、種植羊肚菌80畝、靈芝5萬棒,竹蓀6萬棒、雞樅菌20畝、竹蓀7萬棒、白蓀4.5萬棒,預計年實現營業額超過2000萬元,稅收50萬元以上,輻射周邊7個村帶動務工300人以上。

筑牢綠色屏障,擦亮生態底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綠色發展最為重要的基本條件,該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統籌規劃“山、水、林、田、庫”,實施“三治、三改、三清”工程,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

持續強化生態紅線管控,將生態敏感區域、飲用水源地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加大生態保護、監測和管控力度,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嚴格落實“林長制”,聘請護林員173名,每月定期開展巡山護林,建立對生態公益林、飲用水源地涵養林等立體管護網絡,嚴厲打擊毀林開墾、侵占林地等行為,建立起“山有人看、林有人管、責有人擔”的工作機制。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積極開展“共抓大保護,當好守井人”創建,成立專業清漂護水隊19支,加強河長制巡河護河和庫區清漂,潔凈的水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深化共同締造,共建和美家園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評共管共享是關鍵。該鎮以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工作為契機,以新發、雙龍村為試點,以“一長六員”(網格長,網格指導員、網格警務員、網格法務員、老黨員、老干部、老輩子)為骨干,成立村務理事會,統籌推進養老照料、托幼中心、污水收集、垃圾清運、廁所改造、公路安防和提檔升級等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在新發村,該鎮采取“政府補貼一點、民政幫扶一點、社會捐贈一點、群眾自付一點”的方法,建成集幸福食堂、親情連線室、娛樂活動室、書法閱覽室、康復保健室、淋浴室、幸福舞臺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養老照料“幸福超市”,讓農村留守老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享。

在雙龍村,該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四會治村”模式,立足“共謀”成立村民議事會,立足“共評”成立監督評議會,立足“共管”成立紅白理事會,立足“共建”成立鄉賢理事會,實行民主提事、議事、理事和監事制度,推動村務管理有章法、行為有規范、管理有標準、辦事有依據。組織群眾常態化開展“五亮五共”“積分制”“五好家庭”“一約四會”系列創建評比活動,定期在村民大會上公布、講評、總結,全力構建“人人負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湖北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柯磊 孟達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7人人在线视频| 工作女郎在线看|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特黄啪啪片免费看|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男人进女人下面全黄大色视频| 啦啦啦中文在线视频6| 被猛男cao男男粗大视频|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黄页网址免费大全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看|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www.日本在线| 幻女free性zozo交| 中国黄色一级大片|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五月婷婷色丁香|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