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國創新成績斐然
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球領先,中國已成功摘取這三顆船舶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在國新辦7月9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披露了這一點。
這“三顆明珠”恰是“十四五”時期中國創新發展的生動注腳。
5年來,中國站上了一個又一個創新制高點,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嫦娥六號”實現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采樣返回,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等等。
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是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創新帶動產業不斷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很多領域正在加快從量變到質變、從追趕者到領跑者轉變。
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中國自主創新的進度和突破。
《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全球創新力排名較2023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十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也是擁有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最多的國家。
即便是經受了世紀疫情、貿易霸凌等沖擊,中國依然穩步走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堅定且從容。
中國的創新突破不斷,靠的是什么?
這離不開經濟實力的支撐。
“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3個大臺階,預計將接近140萬億元。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于廣東、江蘇、山東三個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3國家的總量,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Play Video視頻:中國有數|中國五年再造一個長三角來源:三里河
如今的中國,坐擁很多個“第一”“最大”“最多”的頭銜,包括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第一能源生產大國、第一人力資源大國,還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了全球數量最多的5G基站。硬核的經濟實力,為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這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
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增至3.6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二,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至2.68%,接近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
“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中國是這么寫的,也是這么做的,3.6萬億元折射創新的決心和力度。隨著研發投入加速增長,創新基礎越來越牢,中國正從全球制造中心大步邁向全球創新中心。
這離不開人才紅利的釋放。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中國人才資源總量、科技人力資源、研發人員總量均居全球首位。
人才創新活力不斷迸發,讓創新后勁越來越足。正如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所言,“中國的人才隊伍令人驚嘆,看好中國市場,在這里,一切皆有可能”。
這離不開創新生態的完善。
多年來,中國一直把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促進科技迭代的成功之路。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長73.8%。
中國式創新生態加速形成,創新氛圍越來越濃,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高速鐵路跨越千山萬水,電動汽車駛入千家萬戶,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我在中國看到了世界未來的樣子。”《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如此感嘆。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十四五”中國創新成績斐然
中國集齊了三顆明珠。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 -
(鄉村行·看振興)“百草之王”撐起致...
走進王顏利經營的店鋪,鮮參、干參及琳瑯滿目的精深加工產品擺滿貨... -
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十三五...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7月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 -
沈陽政府機構架橋引智 高端裝備制造領...
據沈陽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7月8日消息,在該中心的精準對接與全程跟... -
中國國開行與南部非洲開發銀行簽署21億...
當地時間7月8日,2025年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年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 -
全國每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7月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
- “十四五”中國創新成績斐然2025-07-09
- (鄉村行·看振興)“百草之王”撐起致富夢2025-07-09
- 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十三五”末2025-07-09
- 沈陽政府機構架橋引智 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結2025-07-09
- 中國國開行與南部非洲開發銀行簽署21億元人2025-07-09
- 全國每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2025-07-09
- 我國“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2025-07-09
- 臺風“丹娜絲”影響福建 多地景區景點暫停2025-07-09
- 報告:上半年金融、科技與高端制造業需求突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2025-07-09
- 2021年以來我國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額已超2025-07-09
- 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2025-07-09
- “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2025-07-09
- 全球每5斤谷物就有1斤多產自中國2025-07-09
- (活力中國調研行)傳統中醫藥產業邂逅智慧2025-07-09
- 中國連續15年穩居全球制造業第一2025-07-09
- 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制造業首位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2025-07-09
- 2024年全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2025-07-09
- 我國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2025-07-09
- 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增長超40%2025-07-09
- 數個“第一”!中國創新取得重大突破2025-07-09
- 2021年至202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2025-07-09
- 廣州累計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總量352025-07-09
-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2025-07-09
- 國家統計局: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2025-07-09
- (活力中國調研行)“關中糧倉”智造新名片2025-07-09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2025-07-09
- 特朗普關稅政策再成焦點,現貨黃金跌逾1%,2025-07-09
- 百名學界業界專家為青海高海拔冷涼蔬菜產業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