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自研水母聯調技術填補三次采油控制技術空白
大慶油田技術人員在指揮中心監測聚驅生產數據 裴宇 攝
在石油界,“一次采油”是指靠地層壓力形成的自噴采油。當地層能量不足時,需人為補充能量,通過注水將油“擠”出來,為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就是通過向油層注入化學物質,改善油、氣、水及巖石相互間的性能,從而將更多原油從巖石孔隙中“洗”出來。通俗地說,就如同用洗衣粉洗衣服一樣,將部分剩余的油洗出。
大慶油田杏南油田有23個三次采油區塊,其中,聚驅工業化區塊17個。與油田北部的油層相比,注聚油層的厚度平均只有6至8米,整體發育較差。
配注精度是提高聚驅采收率的關鍵。傳統的調控模式存在部分清水和母液配比不合格、人工調節工作量大的實際困難。水母聯調技術采用“水追母液”形式,當母液回路受到擾動后,控制器根據母液實際流量和配比,動態調節閥門開度達到清水實際流量與設定流量相吻合,實現母液、清水注入比例符合配比要求,極大地提高了配注準確度。
為進一步確保精準注入效果,技術人員在水母聯調技術上自主開發了PID聯動控制配套模塊,通過一系列參數來對母液執行器開度進行調控。針對注入站所有母液執行器采用同一套PID控制參數,無法達到最佳控制效果,甚至會出現部分井流量波動較大的情況,他們還研發了PID參數個性化整定模塊,對每個母液執行器新增多元素數組,實現各單井PID參數實時整定。
此外,為避免特殊情況下因母液注入量過低造成的清水設定流量低的情況,技術人員還開發了個性化流量異常報警模塊,對每口注聚井分別設置最低清水設定值,當其低于保護值時第一時間報警提醒,極大地提高了注聚井運行時率,2024年,杏南油田七個注聚區塊全部達到一類水平。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大慶油田自研水母聯調技術填補三次采油...
大慶油田14日發布消息,面對開采對象變差、開發成本攀升等現實挑戰... -
從“赤水河”到“太平洋”:茅臺借力海...
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13日在海口拉開帷幕,... -
海關總署: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呈現...
國新辦4月14日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 -
新能源車投保難?這個平臺能解決
上海市黃浦區的新能源車主王先生,順利地投保了交強險和商車險。去... -
海關總署: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
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海關總... -
交通運輸部:4月7日-4月13日全國貨運物...
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4月7日-4...
- 大慶油田自研水母聯調技術填補三次采油控制2025-04-14
- 從“赤水河”到“太平洋”:茅臺借力海南自2025-04-14
- 海關總署: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呈現四方2025-04-14
- 新能源車投保難?這個平臺能解決2025-04-14
- 海關總署: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2025-04-14
- 交通運輸部:4月7日-4月13日全國貨運物流有2025-04-14
- 商務部等6部門啟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2025-04-14
- 海關總署:一季度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2025-04-14
- 4月14日央行開展4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25-04-14
- 4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2110元 下2025-04-14
- 美債崩潰說明了一切!華爾街:特朗普正在支2025-04-14
- 勠力同心!中國企業集體出手,推進內外貿一2025-04-14
- 金價走高催生“打金熱” “90后”“00后”2025-04-14
- 政策苛刻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踩坑 機票退改高2025-04-14
- 方向盤加熱功能還得付費訂閱 新能源汽車消2025-04-14
- 向“新”向智,消博會涌動消費新熱潮2025-04-14
- 感受活力丨“聽說讀算”樣樣精通 人形機器2025-04-14
- 報告預計海南自貿港封關后旅游零售市場將逐2025-04-14
- “美與健康”刮新風 消博會解碼消費新洞察2025-04-14
- 第五屆消博會主賓國英國國家館開館2025-04-14
- 透過3個經濟指數看信心2025-04-14
- 經濟隨筆丨義烏的韌性 中國的底氣2025-04-14
- 寫在消博會開幕之際:歷“五”彌新 共享中2025-04-14
- 中國一季度社會融資增量達15.18萬億元2025-04-14
- 中國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2025-04-14
- 首屆世界自由貿易論壇將于今年10月在海口舉2025-04-14
- 中國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9.78萬億元2025-04-14
- 中國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2025-04-14
- 首屆全球產業數智化跨境合作大會在浙江金華2025-04-14
- 浙江年輕人搶占低空 “云上”成就業創業新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