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功能飲料在各大超市都很常見,很多人會認為它們比普通甜飲料更健康,也是打工人被迫熬夜時的精神支撐。不過,也有消息稱:功能飲料喝多了或引發焦慮失眠。
這讓很多打工人心中一顫:這是真的嗎?手里的功能飲料瞬間就不香了。經常熬夜的危害有多大?平時到底該不該喝功能飲料?我們這就來聊聊關于功能飲料的事。
喝功能飲料能提神抗疲勞?
對現代打工人來說,做不完的工作、難以拒絕的社交、無法割舍的放松娛樂,這些已經讓熬夜變得習以為常。
熬夜的危害我們已經不用再多做介紹了。(戳此了解→經常熬夜和不熬夜,身體到底有什么區別?真相讓人吃驚!)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雖然熬夜有害健康,但功能飲料“營養豐富”可以在熬夜的時候來一瓶,提神醒腦,還能抗疲勞!那這種飲料到底怎樣?
根據《GB/T 10789—2015飲料通則》中的規定,功能飲料屬于特殊用途飲料的一種。功能飲料不含酒精,但含有咖啡因、維生素以及牛磺酸、人參、瓜拉納等一系列“功能成分”。
其中咖啡因能使交感神經興奮、刺激大腦使其覺醒、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注意力、增強警覺性,從而達到緩解疲勞的效果;牛磺酸可以快速清除自由基、調節鈣離子轉運,也能起到抗疲勞的作用;其他成分也有助于減輕疲勞影響。
有動物實驗表明:給小鼠飲用功能飲料能夠提高運動耐力、增加肝糖原含量、降低小鼠運動后乳酸水平和尿素氮含量,對機體具有抗疲勞作用。并且,飲用功能飲料的量越大,效果越明顯。
所以,如果只從這個角度看,熬夜的時候喝功能飲料,確實可能起到一定抗疲勞的作用。不少朋友熬夜的時候噸噸噸來一罐,也確實有“又精神了”的感覺。
但問題來了,那么代價是什么呢?
功能飲料有“副作用”嗎?
功能飲料一般味道都不錯,很好喝,這就很容易讓人喝多。甚至有的人會把它當做是普通飲料,一瓶一瓶又一瓶,從而導致咖啡因和糖攝入過多。
首先我們來說咖啡因,過量攝入咖啡因會對健康產生危害,容易讓人出現失眠、心慌、焦慮等癥狀,還可能讓人產生依賴性。比如,今天你喝了 1 罐功能飲料就能活力四射,但如果經常喝,可能就需要N+1罐才有用,這會導致咖啡因的攝入量越來越多。
有研究表明:每天飲用250毫升功能飲料,就會增加年輕成年人患焦慮和抑郁發生的風險。而對于青少年來說,代謝咖啡因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如果常喝功能飲料不僅會增加患抑郁癥的風險,還會減少青少年的睡眠時間,導致睡眠障礙。
另外,過量攝入功能飲料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改變,引起急性血管內皮障礙。有報道稱:一位14歲的少年連續5天飲用功能飲料后參加跑步比賽,感覺胸痛胸部不適,心電圖檢查顯示房顫。 還有一位原本身體健康的28歲男子,在參加摩托車越野賽之前喝了7~8罐功能飲料,導致心跳驟停。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等5機構發布的《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中建議: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應控制在400毫克以內。
一般的功能飲料咖啡因含量為50~504毫克/罐或瓶,如果控制不好飲用量就可能會超量攝入咖啡因。
某些品牌的功能飲料雖然沒有在瓶身標注咖啡因含量,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咖啡因,還可能含量很高。
比如曾經就有人對市面上的多款功能飲料進行了測評,結果發現:被測的市面上常見的 6 款功能飲料中,最低的咖啡因含量為41毫克,最高的可達到83.49毫克,含量最高的這一款瓶身并沒有標注咖啡因含量。
其次,過量攝入功能飲料還會導致糖攝入過高,《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內,而功能飲料一般糖含量都不低。還是上面提到的那份測評中顯示:市面上常見的這6款被測功能飲料中,糖含量最低的為1.32克/罐,而最高的達到了 37.62克/罐,只喝一罐就超出了25克的標準。
過多糖的攝入不僅會增加患齲齒的風險,還會增加肥胖和慢性病的發病風險。有數據統計,僅2017年我國就有近1.3萬人的死亡可歸因于甜飲料導致的冠心病和糖尿病。
所以,別以為功能飲料能提神醒腦還有點營養成分就肆無忌憚地喝,控制好量才能更好的利用它。
功能飲料人人都能喝?
雖然喝功能飲料能讓你精神回血,但這可不是人人都建議喝的。以下這5類人尤其要控制好量,如果感覺到不適就不要喝:
1 孕婦、哺乳期人群
大多數功能飲料的標簽上都會注明孕婦和哺乳期不宜飲用,避免影響胎兒和寶寶的健康。
2 兒童、青少年
這類人群對咖啡因的代謝能力較低,過量飲用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3 胃腸疾病患者
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可能會引發不適。
4 服藥人群
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的人群,最好不要擅自飲用功能飲料,建議咨詢醫生,避免影響藥效。
5 飲酒人群
不要在飲酒的同時飲用功能飲料,因為會讓人興奮到不知道自己醉了,從而喝更多的酒,增加對身體的傷害。
總結:
要想避免熬夜帶來的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熬夜。偶爾提個神,困了累了來一瓶,這可以理解,但可別用它來續命!實在累了就歇一歇吧!
適量的飲用功能飲料能夠讓你打起精神來,更加清醒地面對眼前的事物和工作。但如果過多飲用反而會增加患焦慮、抑郁、肥胖、慢性病以及睡眠障礙的風險。
最后提個醒:功能飲料不是藥,不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