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之下 中國制造如何逆勢突圍?
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走勢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步伐深入。2020年,對中國制造而言并不尋常。
難,是普遍的感受。迎難而上,是共同的選擇。
記者赴多地調研發現,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是很多制造企業的真實寫照。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中國制造不斷夯實基礎,危中尋機,向高質量轉型的步伐更穩健。
壓力重 但向好勢頭在顯現
“一些在制的訂單‘半路停工’,有些零散訂單直接作廢。”風險挑戰,讓心愿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華一度“很焦慮”。創業22年,心愿家紡為眾多國際品牌代工,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今年卻遭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危機。
自救迫在眉睫,楊華下決心改造流程,將出口轉內銷。企業與蘇寧合作,用大數據“指導”設計、制造與銷售,新研發的“抗菌被”在“618”期間銷量大漲。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國際分工與生產的節奏。國際市場低迷,全球產業鏈波動,壓力大是企業的共同感受。提速本地配套、努力開拓市場,風險挑戰面前,中國制造在積極應變。
約2.6萬家外貿企業走上“云端”,“網上廣交會”展示出別樣的“人氣”;“618”期間,淘寶直播場次同比增123%,巨大流量背后有著制造企業努力上“云”的身影……
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比上月上升0.7和0.5個百分點;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一系列數據印證了制造業穩步恢復的勢頭。
“既要對風險有清醒認識,也要堅定信心前行。”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認為,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宏觀政策持續顯效,制造業發展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企業的壓力正在緩解,中國制造向好勢頭在顯現。
挑戰大 更有機遇蘊藏其中
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疫情倒逼和生存壓力讓許多傳統產業意識到,智能化是關系到生存方式和發展質量的頭等大事。努力把握數字化機遇,是很多企業的主動選擇。
屏幕上訂單、物料等信息實時更新;云平臺對生產狀況、質量等可視化監控……合肥聯寶科技車間,從零部件加工到電腦組裝都充滿了智能的氣息。
聯寶科技CEO柏鵬說,借力數字化,企業累計出貨量大幅增長。下一步,還要將智能管理延伸到整個產業鏈。
依靠電力大數據,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分區域、分產業、分企業摸排,鎖定“斷點”助力產業鏈復工;京東數科發布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效率和安全……有關實踐正在展開。
“人工智能已初步證明了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說,“新基建”將推動人工智能在交通、能源等領域應用,大幅提升效率,帶動經濟發展。
越是面對不確定性,越要練好自身本領。堅定創新是疫情帶給企業的又一啟示。
從根植材料研究、發起對熔噴布創新到參與兒童口罩標準制定,創業十余年,藍禾醫療把小小的口罩做出了“門道”。疫情帶來需求高漲,藍禾憑借過硬產品抓住“風口”,出口同比增長50倍。“今天有快速擴張,明天就有大浪淘沙。”公司董事長曹軍說,企業還要向關鍵材料不斷“進軍”。
憑借對通信、影像等技術以及產業鏈的布局,vivo截至今年5月已推出超過10款5G手機。未來將持續發力關鍵技術,推動標準制定。
制造業投資降幅收窄的同時,1至5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數字背后是市場的復蘇和創新的躍動。
“中國制造的轉型不是‘漸次升級’,而是新的‘躍遷’。”清華大學全球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朱恒源說,讓技術用起來、應用跑起來、產業鏈完善起來,中國制造將在全球制造格局重塑中站上新臺階。
強基礎 奮力開拓新空間
高度重視因疫情而暴露的風險隱患,筑牢基礎、補齊短板,是應對風險的關鍵之舉,更是贏得主動的重要手段。圍繞“強基礎”,一系列行動正在展開。
“我們優先對配套企業付款數億元,做好協同復工的同時加大本地配套。”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文俊說,一重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來不足20%提升至52%,下一步將協同上下游穩住產業鏈。
產業鏈供應鏈穩,制造的基礎更牢。今年以來,圍繞抓“六保”促“六穩”,我國推出包括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在內的一系列舉措。
工信部全面梳理重點領域龍頭企業及核心配套企業名單;八部門推出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一系列措施相應展開。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為99.1%和95.4%。監測顯示,131家龍頭企業共帶動上下游約60萬家中小企業復產。
產業鏈要安全高效,工業與信息化的基礎更要打牢。
在完成內存芯片自主制造后,位于安徽合肥的長鑫存儲不久前實現產能突破。圍繞“芯屏器合”的產業戰略,合肥也成長為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地區,擁有集成電路企業超過250家,年產值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基礎工藝是工業發展的底氣。不久前,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2016年至今,我國已論證通過和啟動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十余個。加強基礎創新,中國制造步伐更穩健。
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夯實數字基礎的部署正在展開。
黃利斌說,工信部將圍繞筑牢產業基礎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出臺具體措施,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向制造業聚集,助力中國制造開拓更廣闊空間。
關鍵詞: 中國制造
相關閱讀
-
助力打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引擎 宜興...
以前我們在無錫的時候就聽說宜興稅務部門的服務態度好,沒想到是如... -
著力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全力鍛造科技創...
十三五以來,蘭州石化公司全面推進創新驅動和人才強企戰略,實施科... -
常州經開區入選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
9月6日,工信部對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數... -
實施5G基站建設提速工程 促進5G基站建...
記者今天從省工信廳獲悉,截至今年9月中旬,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5 8... -
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培訓需求 做好成果...
為進一步推動全行興動力創新創優項目實踐深化,促進各項目小組相互... -
加快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 提升納稅人幸...
這份電子發票的成功開具,標志著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的晉稅通A...
- 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學生2022-11-25
- 十滴水洗澡的功效(十滴水打一字)2022-11-25
- 焦點快播:“外國人講安徽故事·合肥站”宣2022-11-25
- 2022黃山旅游節推出14項主題活動2022-11-25
- 世界微速訊:以群眾口碑檢驗富裕江西幸福江2022-11-25
- 內雙畫眼妝選擇什么樣的眼影?內雙眼妝怎么2022-11-25
- 眼影選購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影是不是越貴2022-11-25
- 深邃歐式眼妝教程 歐美上挑眼線怎么畫?-2022-11-25
- 環球觀熱點:中分劉海怎么打理好看?哪些中2022-11-25
- 適合中分發型的臉型有哪些?2022年短發發型2022-11-25
- 全球今熱點:中分發型有哪些優勢?方形臉適2022-11-25
- 中分短發發型有哪些?你更喜歡哪一款?|全2022-11-25
- 中分適合什么臉型?劉海中分怎么處理?2022-11-25
- 劉海分開合不上怎么恢復?去理發店可以嗎?2022-11-25
- 【世界新要聞】圓臉臉型特點是什么?圓臉適2022-11-25
- 不想中分怎么變回來?哪些臉型留中分發型不2022-11-25
- 環球熱推薦:中分劉海留煩了想換發型怎么辦2022-11-25
- 熱點聚焦:劉海中分怎么解決?劉海剪厚了怎2022-11-25
- 如何讓頭發快速生長?剛染完頭發第二天就洗2022-11-25
- 男士中分適合燙大卷還是小卷?男生燙發發型2022-11-25
- 自然卷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護發產品?自然卷該2022-11-25
- 月餅分著吃寓意好嗎?為什么說月餅吃多了也2022-11-25
- 月餅能煎著吃嗎?月餅的吃法有哪些?|環球2022-11-25
- 中秋節該怎么送禮?中秋節后天氣會轉涼嗎?2022-11-25
- 月餅烤完很硬怎么回事?月餅的好壞主要看什2022-11-25
- 十八數藏引入新投資方,深度布局產業化2022-11-25
- 地鐵逃生怎么下載(地團網)|要聞速遞2022-11-25
- 女人在床上說的最刻薄的話_世界即時看2022-11-25
- 玉竹可以和什么一起泡酒?玉竹酒做法是什么2022-11-25
- 玉竹能放多久?玉竹食用方法有哪些?-全球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