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心梗癥狀不可忽視 需熟記兩個“120”
年逾六旬的張先生雖然半個月來反復胸痛,且經常兩個胳膊麻木、疼痛,但是他毫不在意。在醫院開藥回家的當天晚上即出現心肌梗死。胡高頻教授6日為記者分享了如上病例。他提醒廣大冠心病患者要學會自我判斷,如果有不適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并遵照醫囑檢查治療。
胡高頻教授介紹,當天,在門診中,醫生已經基本確定張先生的不適是冠心病引起,隨時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并建議其住院治療,接受心電圖和心肌梗死相關指標檢查,并盡快做冠狀動脈造影,但張先生并不相信自己有問題,執意要求開藥回家。次日凌晨被送入醫院時,患者劇烈嘔吐,煩躁不安,情況十分危急。其心電圖檢查提示患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發現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伴血栓,需盡快開通這條完全閉塞血管,恢復心臟血流。醫生團隊開展急診手術:抽吸血栓、球囊擴張、放置支架。
胡高頻教授提醒民眾,對于心肌梗死患者來說,早期的救治至關重要。兩個“120”應該熟知熟記,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后,要迅即撥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從發病至開通梗死血管,若能在120分鐘內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據悉,近年來,45歲以下民眾心梗發病率逐年上升。胡高頻教授表示,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久坐、吸煙、飲酒等生活類因素,是心梗發病日益年輕化的主要原因。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和盡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關鍵,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長期生活質量和預后的基石。
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自救?這位專家指出,除了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患者應在最靠近門的合適位置平臥休息,保證急救人員到達后能夠第一時間發現自己。此外,患者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并盡量舒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