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黑龍江畔,被譽為“東北最國際化的菜市場”——黑龍江省黑河市的早市已飄起中俄雙語叫賣聲,成為來此避暑的游客們新的熱門打卡地。
隨著全國多地進入“炙烤模式”,歷來是避暑游熱門目的地的東北三省,憑借差異化的避暑項目和多元化的生活體驗再次“出圈”。
每天清晨5點,黑河早市迎來一天的沸騰時刻。從俄式大列巴到東北韭菜盒子;從格瓦斯到現磨豆漿……在這里,游客大約只要20元就能吃遍中俄特色早點,還可以體驗“雙語砍價”的樂趣。
夜幕降臨,游客們乘游船在中俄界江黑龍江上一覽夜景,欣賞《喀秋莎》《紅莓花兒開》等中俄民歌連唱……這種邊境獨特的煙火氣,讓游客獲得更多元的體驗。
“很新奇很驚喜,來黑河玩不僅看到了壯麗山河,還體驗到了充滿異國情調的煙火生活。”來自山西的游客李先生說。
從黑河邊境的“煙火氣”到長白山“慢生活”,從五大連池的康養“旅居”到本溪大冰溝的森林“奇遇”……東北三省暑期旅游熱度的背后,是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在發力,更是旅游業態的“提檔升級”。
這是俄羅斯游客黑河早市選購早餐(7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姜思妮攝
在距離黑河市區200多公里的五大連池,14座火山、300年前噴涌的熔巖化作“天然理療艙”。可以在石海星空營地枕著銀河入夢;在冷礦泉邊暢飲;在火山腳下的康養小鎮用礦泥敷面……康養“旅居”生活吸引著中外游客。
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在長白山腳下,二道白河鎮作為吉林省首個慢行城,迎來了一批“慢城課堂”的游客。
“這是鳶尾花,長白山夏季盛開的花卉,當地人管它叫鋼筆水花。”在長白山景區花海棧道上,向導指著路邊形態各異的植物介紹著。南方來的游客嘖嘖稱奇,邊聽邊用手機拍照、做筆記,紛紛贊嘆“不虛此行”。
這是吉林長白山恩都里活力社區夜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里面坐,剛燉好的排骨,配上咱這山野菜,味兒正!”一聲聲帶著熱乎氣的吆喝,點燃了長白山腳下恩都里休閑度假商旅社區的夜生活。這個半年前還是荒草叢生的爛尾地如今已成為活力街區。
長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營銷策劃負責人魯超楠說,2024年初,當地專門成立工作專班,對那些因資金鏈斷裂長期擱置的閑置資產實施“一項目一方案”,推動破產重整,再重新招商。“恩都里、長白山書院、長白山麓角村等5個項目都跟著‘活’了過來。”
森林覆蓋率97%;盛夏平均氣溫22攝氏度;地下水常年保持4攝氏度,偶爾還可以看見斷崖上殘留的“冰瀑”……炎炎夏日,地處遼寧本溪市的大冰溝森林公園宛如一個“天然空調房”,今年吸引了不少游客來此林中“奇遇”旅居。
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大冰溝森林公園地處中溫帶低海拔地區,屬峽谷地貌,冬天山泉凍結成厚厚的冰蓋,第二年8月才會完全消融,形成了夏季“冰瀑”奇觀。游客行走在森林公園中,不禁為“左手盛夏右手冬”的奇妙體驗折服。
這是游客在本溪大冰溝森林公園游玩。(本溪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種景象真是太罕見、奇妙了!”來自上海的游客劉卓輝流連忘返。綠水青山交映,耳畔響起的只有陣陣鳥鳴聲和風吹樹葉的簌簌聲,涼爽空氣讓夏季燥熱一掃而光。
旅居東北農家樂,更添一份閑適。走進大冰溝景區旁的“兄弟農家院”,村民張忠厚的自住院落裝飾一新。“遇見周末、小長假等,客人都要提前預訂。現在是旅游旺季,每天能收入上千元。”他笑著說。
去年7月,《關于促進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協同發展的決定》正式施行,其中提到,要充分利用溫潤涼爽的氣候條件和森林、山川、濕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優質資源,大力發展避暑旅游,共同打造“旅居東北”避暑旅游品牌。
優化包裝遼寧四季精品旅游線路品牌,讓游客跟著季節“行走遼寧”;連年舉辦消夏避暑全民休閑季,“清爽吉林·22℃的夏天”品牌形象愈發鮮明;黑龍江升級“一鍵玩龍江”,優化“智慧導游”AI智能問答服務……露營、夜市、創意街區、街頭演出等越來越成為傳統避暑游的新“出圈點”,盡顯文旅新場景、市場新業態,豐富著游客的避暑體驗。
“避暑不只是‘逃離炎熱’,更可以是一場兼具野趣、品質與深度的文旅新范式。”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彭曉川說,東北避暑經濟已從“靠資源吃飯”轉向“用新業態留客”,三省的差異化定位避免了同質化內耗,互補優勢形成區域聯動效應,為暑期旅游注入新活力。